中小微企業穩崗返還比例提至90%、延續實施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費率、按每名參保職工500元標準發放一次性留工培訓補助……5月27日,我市下發《關于做好失業保險穩崗位提技能防失業工作有關事項的通知》,充分發揮失業保險保生活、防失業、促就業三重功能作用,打出“降、緩、返、補、擴”組合拳,進一步加大援企穩崗、技能提升、兜底保障力度,助力“六穩”“六保”。
“降”失業保險費率,降低企業用工成本。我市將延續實施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費率為1%政策至2023年4月30日。
“緩”繳社會保險費,幫特困行業渡難關。對餐飲、零售、旅游、民航、公路水路鐵路運輸企業階段性實施緩繳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費政策,其中,養老保險費緩繳期限3個月,失業保險和工傷保險費緩繳期限不超過1年,緩繳期間免收滯納金。以個人身份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個體工商戶和各類靈活就業人員,2022年繳納養老保險費有困難的,可自愿暫緩繳費至2023年底前補繳。
“返”穩崗資金,助企業穩定崗位。進一步擴大失業保險穩崗返還受益面,對于參保企業穩崗返還政策裁員率標準放寬到不高于上年度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控制目標5.5%,對參保職工30人(含)以下的參保企業,裁員率放寬至不超過企業職工總數20%,穩崗返還標準依據企業劃型執行,大型企業按30%返還;中小微企業按90%返還;符合上述裁員率條件的社會團體、基金會、社會服務機構、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以單位形式參保的個體工商戶,2021年度平均參保人數300人及以上的按30%返還,300人以下的按90%返還。
“補”貼技能提升,促培訓提技能。擴大技能提升補貼受益范圍,領取失業保險金人員取得職業資格證書或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可按照初中高級分別給予1000到2000元的標準申領技能提升補貼。企業參保職工取得職業資格證書或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也可按規定申領技能提升補貼。實施職業培訓補貼政策。失業人員在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接受職業培訓的,可享受職業培訓補貼,補貼標準按職業技能培訓相關規定執行。落實一次性留工培訓補助政策。2022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我市對因新冠肺炎疫情嚴重影響暫時無法正常生產經營的中小微企業,按每名參保職工500元的標準發放一次性留工培訓補助,支持企業組織職工以工作代替培訓。參保職工300人以下(2022年1月至出現中高風險地區當月月均參保人數),符合上述補助條件的社會團體、 基金會、社會服務機構、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以單位形式參保的個體工商戶,按每名參保職工500元的標準發放。大力支持職業技能培訓。提取2021年末失業保險基金累計結余的4%至省級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專賬資金,統籌用于職業技能培訓。
“擴”失業保險范圍,保失業人員基本生活。2022 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間新發生的領取失業保險金期滿仍未就業的失業人員、不符合領取失業保險金條件的參保失業人員,可申領6個月的失業補助金。持續做好失業保險金、代繳基本醫療保險費等常規性保生活待遇發放工作。逐步將失業保險金標準調整為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90%。
“此次政策‘組合拳’有四大亮點:減負擔政策加力、穩崗位政策提標、提技能政策增效、保生活政策提質。接下來,我市將充分利用援企穩崗降費、緩繳、返還、培訓、留崗補貼政策,持續優化經辦服務、暢通資金返還渠道,加大資金支持力度,做好為企服務,確保各項政策按照時間節點加快推進,讓政策紅利早釋放。”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就業促進與失業保險科一級主任科員許寶鑫介紹。
據了解,我市人社、財政、稅務等部門將加大資金支持力度,為企業提供全方位直通車服務。持續推行失業保險待遇“暢通領、安全辦”、援企穩崗“護航行動”和技能提升補貼“展翅行動”,推動更多政策實現“免跑即領、免申即享、免證即辦”。優化經辦服務,通過后臺數據比對精準確定符合條件市場主體名單,主動推送信息,企業確認后撥付返還資金。進一步暢通資金返還渠道,對沒有對公賬戶的小微企業,可將資金直接返還至當地稅務部門提供的其繳納社會保險費的賬戶;技能提升補貼,系統審核公示通過后,銀行直接將補貼資金發放至本人社保卡金融賬戶;留工培訓補助,無須企業提供培訓計劃培訓合格證書、花名冊等材料直接發放。
據初步測算,2022年我市初步篩查符合條件的企業1.5萬家,預計返還1.4億元,將惠及職工35萬人。降低失業保險費率為2.3萬家企業減負1.4億元。留工補貼將為2.4萬家企業、3萬職工發放1.5億元,有效降低企業用工成本,穩住就業基本盤。
(文章來源:廊坊日報)